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西柏坡的廉政密码:从“六条规定”到新时代纪律建设
作者: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任老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8:31 浏览量:12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同时,中共中央还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规定,为即将执政的共产党人立下规矩。2025年,西柏坡廉政教育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六条规定”对新时代纪律建设的启示,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


一、西柏坡廉政教育: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如何防止党员干部腐化变质成为关键问题。为此,党中央在西柏坡开展了一系列廉政建设探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六条规定”(即“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些规定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廉政智慧,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的典范。

在2025年西柏坡廉政教育培训中,党员干部通过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廉政教育展厅,重温党的纪律建设历程,深刻认识到:纪律严明是党的生命线,廉政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二、“六条规定”与新时代纪律建设的内在联系

1. 从“不做寿”到“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

“六条规定”第一条就是“不做寿”,防止党员干部借机收礼、搞特权。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要求“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正是对这一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2. 从“不送礼”到“反四风”

西柏坡时期,“不送礼”的规定旨在杜绝党内不正之风。今天,党中央持续深化“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3. 从“不以人名作地名”到“规范领导干部待遇”

“不以人名作地名”体现了党反对个人崇拜的决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领导干部办公用房、用车、待遇等作出严格规定,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这些对比表明,西柏坡的廉政智慧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新时代纪律建设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图片2.png

三、西柏坡培训: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2025年,西柏坡干部学院结合新时代廉政建设需求,推出沉浸式廉政教育课程,包括:

(1)现场教学:参观西柏坡廉政教育展馆,重温“六条规定”制定背景;(2)案例研讨:结合近年反腐典型案例,分析如何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3)情景体验:模拟“进京赶考”场景,让学员深刻体会“纪律严明”的重要性;(4)互动课堂:邀请纪检干部授课,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最新精神。

通过系统培训,党员干部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廉政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行为的每一个细节中。

结语:让西柏坡精神照亮新时代廉政之路

西柏坡的“六条规定”虽然诞生于革命年代,但其核心思想—严明纪律、防微杜渐、以上率下—至今仍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宝贵财富。2025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西柏坡廉政教育为镜,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者: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任老师)


附:西柏坡7天课程安排(A方案)西柏坡-冉庄-雄安(白洋淀)-正定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