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红色故事:一个黑色送饭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2-14 09:21:52 浏览量:1781

     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显眼的展柜里,有一个农村常见的黑色陶瓷罐子,罐子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1943年的李家庄。罐子的主人是平山县大吾乡邾坊村李贵明,她用罐子给隐蔽在山洞里的八路军伤员连续送饭50多天。
       博物馆陈列罐子的柜台前写有这样几句话:“一九四三年秋,晋察冀军区二团战士何建祥,在部队转移时,因伤病留在了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村。当鬼子扫荡李家庄村时,被妇女李贵明隐蔽在村西一山洞中,坚持送饭50多天。”

      在抗战形势最严峻的1943年,八路军战士何建祥随部队驻扎李家庄,时间久了,乡亲们知道建祥的小名叫“连妮”。秋后的一天,日本鬼子扫荡李家庄,惊慌的人们撒腿就向村西跑去,何建祥因伤腿化脓停了下来,担心穿着军装,会连累一起隐蔽的老百姓。此时,村妇李贵明拉上连妮回家找出丈夫刘吉花(小名:贵贵)的衣裳让连妮换上。李贵明搀扶着连妮,亦步亦趋,艰难地寻找藏身之地。李贵明与连妮及部分村民藏在一山洞中。
      天气渐黑,鬼子撤退,饥饿难耐的人们想回家,患夜盲症的连妮不想连累李贵明,让她回家。贵明回家后惦记着连妮,让丈夫将吃食送到连妮藏身的山洞。鬼子秋季扫荡经常过境李家庄,时局不稳,贵明坚持每天给连妮送饭。秋后的郭苏河水冰凉,贵明送一次饭,来回趟水两次,50多天,贵明无数次趟水郭苏河。看时局暂时平稳,贵明与丈夫将连妮接回家中照料。
李贵明与丈夫刘吉花
      伤腿基本痊愈的八路军战士连妮想找部队去,但他不知道部队转战何方。他下决心要去延安,归心似箭的他与恩人告别,对贵明鞠躬,又鞠躬。感谢她冒死相救,感谢她趟河送饭50多天。感谢她花钱买药为他治伤。
      徒步上路的八路军战士何建祥,知道平山与延安千里远,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走到了延安,重新投入到母亲怀抱的他杀鬼子,打老蒋,抗美援朝,屡建战功。

何建祥
      1958年初冬,何建祥的部队驻防河北邢台,已是团级干部的他想到平山看望他的救命恩人。在李家庄大街上打问的时候巧遇刘贵贵二人激动的相拥在一起。第二天,连妮让贵明两口子带他找到当年藏身的山洞,让随行文书多角度拍照,留下资料。与贵明夫妇分别的那一天,连妮与贵明全家拍照合影。走时还特意提出要把陶瓷送饭罐赠予他,作为“军民鱼水情“的见证。送个饭罐,也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
      多年后,贵明听说自家的送饭罐珍藏在北京,她多次想到北京看看有特别意义的罐子。上世纪90年代,贵明的三儿子刘文海在北京打工时与妻子到博物馆参观,发现了自家的那个与中国革命有关联的送饭罐子。馆长接见刘文海夫妇时,询问有什么要求?刘文海向馆长表达了母亲有来北京看自家送饭罐的愿望,馆长答复:随时可来。母亲想到北京的愿望,没有实现。病重期间,母亲对身边的亲人们说:我活着是见不上咱家的罐子了!母亲病故,留下遗憾。
      李贵明冒生命危险救助非亲非故的八路军战士,她与戎冠秀一样,体现了革命老区平山人刚强,忠烈,善良的美德。她们当年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红嫂”精神,永远值得褒扬。她们和平山千千万万个拥军支前妇女一样,朴实善良,彰显民族气节。
      黑色送饭罐,传承红色故事。她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者。李贵明,戎冠秀式的拥军模范,是平山县拥军支前的杰出代表之一。
       西柏坡红色基地立足燕赵红色沃土,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己任,面对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订制系列培训课程;被多地党政机关、党校、组织部门、大型央企选定为西柏坡精神培训基地、党性教学基地、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寻访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去感染、教育人,让每一位学员在切身的实际活动中领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工作中凝聚智慧、提升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红色故事:一个黑色送饭罐-红色教育-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