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最后的人民公社周家庄公社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1-08 09:41:15 浏览量:3301


    周家庄乡公社是我国唯一保留的一个人民公社,位于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是目前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我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公社只存在了二十几年,1982年就已经解体。

     周家庄一直坚持了依靠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1952年建立合作社开始至今,周家庄乡合作社始终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一直未变,周家庄乡有6个自然村,分为10个生产队,依然延续着人民公社时期的模式:在集体所有制下,一切听队长安排,集体劳动,分别记工分,年底分红,工人也如此。周家庄人走合作共富之路的决心,始终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一直未变,一直恪守“不让一户贫困、不让一家受罪、不让一人掉队”的信念没有动摇过。
     在周家庄,雷金河这个名字是无人不知的。雷金河是一位老共产党员,是周庄家公社的带头人,更是周家庄公社的灵魂。
     周家庄细密工分的最初制定者是雷金河。也是在他的坚持下,这个公社才得以延续至今。1953年,雷金河为首的一班人制订了“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当时,这样细致的“定额管理”异于全国其它公社。1962年任周家庄公社党委书记,带领全社农民努力奋斗、艰苦创业,改变了周家庄贫穷落后的面貌,使集体经济逐年壮大,社员生活不断提高,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1962年周家庄公社曾荣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嘉奖,成为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雷金河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成为典型被称作“冀中一杰”。
1962年周家庄公社荣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嘉奖,成为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至今,周家庄乡合作社实行社、队两级所有,乡统一核算管理体制。形式上是大集体,但不是大锅饭。主要特点是在生产环节的每个具体工序,由社员分段包工,实行定工序、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按定额,然后核计工分,做到了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充分调动了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
     周家庄乡从乡长、副乡长,到武装部长等,都是没有工资的农民身份,分红收入只比平均水平略高一点,在住房上,他们与普通农民完全一致。从1982年起,周家庄的住房开始统一规划,在周家庄的街道上看去,楼房均为统一的大小,统一的样式,在统一的门楼两侧,茂盛的柿子树结满果实,大街上既看不见垃圾,也看不见鸡鸭鹅狗等动物。
      五十多年来,照章办事已经成为传统习惯。中央首长来了,也只是清茶一杯,吃饭在食堂,饼子外加两个小菜,还要交钱。
      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社员逐步享受免费自来水等10项福利,包括免费供水、电费补贴、合作医疗、生活补贴、困难补贴、老人补贴、残疾人补贴、住房补贴、免费安保服务等等。 
周家庄如今已经建成了万亩小麦育种、四千亩美国红提、三千亩梨果、千亩苗木基地等四个专业化农业生产项目,同时还建立了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区,所有的农业生产如今已经实行了“工厂化”生产。 

 
村民择业非常自由,可以干集体,也可以干个体,个体干不下去了,还可以回集体。在周家庄看到的是老有所养,少有所教,青壮年有所为,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这条路会越走越宽的! 
      如今的周家庄十个生产队正朝着新型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发展。

       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依托,深挖西柏坡及周边红色历史,被多地党政机关、党校、组织部门、大型央企选定为西柏坡精神培训基地、党性教学基地、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基地;通过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深度现场教学、红色寻访等教学方式,从多角度、全方位去感染、教育人,让每一位学员在实际活动中提高党性认识,加强党性修养,领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