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赶考路上——唐县淑吕村访谈教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12-17 05:41:34 浏览量:1773

      近日,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西柏坡精神培训班,先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了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然后沿着当年党中央、毛主席走过的“赶考”路线,从西柏坡出发,到唐县淑吕村葛大娘家进行访谈教学,大娘很健谈,讲述了当年毛主席入住当晚的发生的事情。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进京“赶考”途中,第一晚就住在了唐县淑吕村葛贵多大娘家。淑吕村曾是八路军的兵站,已完成土改,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村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很高。葛贵多大娘家是一个革命家庭。公公是烈士,家里兄弟四个,三个参加了革命。

      当年25岁的她听说家里住了大官,很好奇,隔着门缝,看到了一个伟岸的身影;但是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个“大官”就是毛主席。那一晚,毛泽东在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了解村里的土改情况,后半夜伏在“办公桌”上赶写到保定后需要发出的文件。一点也没惊动老百姓。次日一早,悄然离开,毫不扰民。
       大娘说,毛主席走后,村里很多人来到她家,说住在她家的是毛主席,全村的人都很激动,奔走相告;大娘一家更是激动的不得了。时至今日,大娘说起来,依旧是难掩兴奋地提高嗓门:毛主席啊,家里来的是毛主席!
       作为一名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干部,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践行赶考精神,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赶考”答卷。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