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燕赵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燕赵

红色故事-毛主席教西柏坡农民插稻秧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9-24 08:54:28 浏览量:1393

       毛泽东移驻西柏坡后,人民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这时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于延安时期较好些,他完全有条件生活得好些,但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处处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模范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全党。


        在西柏坡指挥战役的毛泽东十分忙碌,夜以继日地工作,屋内如豆的灯光常常亮到东方露出鱼肚白。在工余时间,他关心最多的还是西柏坡老乡的生活情况。工作之余毛泽东常到村外田边,一边查看庄稼的长势,一边和老乡拉家常,询问收成如何,能不能吃饱等问题,对西柏坡的老百姓十分关心。
         
 
       1948年7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到村外散步,看到田地里的花生、玉米等作物长势很好,只有稻田里的秧苗显得很细弱。他向一位正在稻田里拔草的农民了解情况,当得知乡亲们种水稻是直接播种,亩产仅二三百斤时,毛主席说:“这么好的地打这么点稻子,产量太低了。我的家乡也种水稻,不是直接播种,都是先育苗后插秧,稻子长出来后,又粗又壮,一亩地能打七八百斤呢!不信,你明年试一试。”他担心老乡听不清自己浓重的湖南口音,一边说还一边向老乡示范插稻秧的动作。这位农民叫阎志亭,当事后得知这位身穿打着补丁的粗布军装、教他种稻子的人就是毛泽东时,他激动地把这件事讲给乡亲们听。
 
       进京后毛泽东仍惦记着西柏坡的乡亲。1958年6月,毛泽东特意让中央办公厅写信给西柏坡村乡亲,让他们到水稻高产的涿县去学习,将先育秧再插秧的种植方法带回了村里,水稻产量大大增加,很快周围的村子也纷纷效仿起来。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红色故事-毛主席教西柏坡农民插稻秧-红色燕赵-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