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燕赵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燕赵

七届二中全会的启示:新时代干部的 “赶考” 必修课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3-28 10:28:10 浏览量:33

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西柏坡 —— 这个曾被称为 “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的小山村, 1949 年 3 月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干部学院以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核心教材,将西柏坡干部培训(以下简称 “培训”)打造为新时代干部的 “赶考” 必修课,让历史的回响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引。

西柏坡干部学院

一、从 “窑洞课堂” 到 “时代考场”: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密码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际,中国革命即将迎来全国胜利。毛泽东同志清醒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会议提出的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仅是对历史周期律的深刻反思,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考验的前瞻性回答。

 在西柏坡干部学院的课堂上,学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斑驳的桌椅、褪色的文件、简陋的油灯,构成最生动的历史教材。学院教师通过 “现场教学 + 情景党课” 的方式,还原会议召开的历史场景:面对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毛泽东同志为何反复强调 “两个务必”?“进京赶考” 的比喻,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忧患意识与使命自觉?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西柏坡干部培训的沉浸式教学中逐渐清晰 —— 中国共产党的 “赶考” 精神,本质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清醒、自我革命的勇气,以及对人民至上的永恒坚守。

西柏坡干部学院

二、“三个转变”:新时代 “赶考” 的核心考题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如今,新时代干部面临的 “赶考” 场景已发生深刻变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高质量发展,从 “有没有” 到 “好不好”,执政环境的复杂性、改革发展的艰巨性、人民需求的多样性,对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西柏坡干部学院紧扣时代命题,将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经验转化为 “三个转变” 的实践指南:

 1. 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谋划”:提升政治判断力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通过 “七届二中全会与战略思维” 专题研讨,引导学员领悟党中央在历史转折期的决策智慧。例如,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干部需像七届二中全会那样,立足全局、预判风险,将 “两个维护” 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在西柏坡干部培训的案例教学中,学员们深入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 等国家战略,学习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把握历史主动。

2. 从 “经验依赖” 到 “创新突破”:增强改革攻坚力
七届二中全会强调 “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本质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学院开设 “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破题之道” 课程,邀请改革一线的干部分享经验。比如,针对基层治理难题,学员们在西柏坡干部培训的 “头脑风暴” 中,借鉴七届二中全会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的方法论,探索 “党建引领 + 数字化治理” 的创新路径。

3. 从 “权力本位” 到 “为民服务”:厚植宗旨执行力
“两个务必” 的根本落脚点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院组织学员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人民至上” 主题展,研读毛泽东同志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的论述。在西柏坡干部培训的 “重走赶考路” 实践教学中,学员们沿着当年党中央从西柏坡进京的路线,走访革命老区,倾听群众心声,将 “江山就是人民” 的理念转化为解决 “急难愁盼” 问题的具体行动。

三、西柏坡干部培训:锻造新时代 “赶考尖兵” 的熔炉

作为全国首批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西柏坡干部学院构建了 “历史 + 现实 + 未来” 的立体化培训体系。在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学院设计了 “理论教学 + 现场体验 + 实践赋能” 的课程模块:

 “窑洞对” 思辨课堂:学员们围坐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围绕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 展开辩论,结合 “窑洞对” 与 “自我革命” 的时代内涵,深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的理解。

 “六条规定”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剧再现 1949 年党中央制定 “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等)的历史场景,对照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近年来,学院已为全国 2000 余批次、10 万余名干部提供培训,其中 “六条规定与作风建设” 课程获评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新赶考” 实训平台:依托学院与雄安新区、正定县等实践基地的合作,学员们在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参与 “乡村振兴项目策划”“基层治理沙盘推演” 等实战演练,将七届二中全会的战略思维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如一位参训学员在结业感言中写道:“西柏坡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讲述‘赶考’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仅读懂了历史的‘标准答案’,更学会了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四、永远的 “赶考”:从西柏坡出发的精神长征

七届二中全会闭幕后,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新时代的 “赶考” 路上,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始终肩负着特殊使命:它是党性教育的 “红色熔炉”,让干部在历史回望中筑牢信仰之基;它是能力提升的 “赋能平台”,让干部在实践淬炼中增强斗争本领;它更是作风建设的 “净化器”,让干部在自我革命中永葆清廉本色。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干部,都是 “赶考精神” 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 他们带着七届二中全会的智慧,带着西柏坡的精神火种,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书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答卷。

结语:以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站在西柏坡的山岗上远眺,滹沱河水奔流不息,华北平原沃野千里。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启示,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进京赶考” 的时代命题,在新时代愈发彰显深意。西柏坡干部学院作为 “赶考精神” 的传承高地,西柏坡干部培训作为干部成长的重要驿站,正以历史的厚重感、时代的紧迫感、实践的使命感,培养着一批又一批 “永不骄傲的奋斗者”“人民至上的答卷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在这条路上,西柏坡的灯火永远明亮,“两个务必” 的警示永远回响,新时代干部的 “赶考” 必修课,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